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戰地金門的回憶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  民國五十九年八月,我在國防醫學院結束六年的醫學訓練,被分發到金防部的三級後送醫院,服中尉軍醫役,駐地在金東料羅和東村的中間,開始一年半的戰地醫療生活。
 醫院的外觀是土堆碉堡,背面對著敵砲陣地,每個雕堡屋頂有約三尺厚的鋼筋水泥,可防砲彈穿透。醫院外沒有圍牆,走到碉堡頂上看醫院,只有高高低低的山丘,醫院外也沒有什麼標示,進入衛兵站崗的門口就是一個圓環,圓環前唯一的標示是「門診」和「病區」。
 醫院雖小,服務的規模卻不小。醫院內的科室有:掛號室、門診室、檢驗室、X光室、藥局、藥品衛材儲藏庫、手術室、廿張床的病房。
 院內有醫院院長、副院長,兩位醫療區隊長,他們都是老資格軍醫,區隊中配屬了我的同班同學,還有幾位其他醫學系畢業的預備役軍醫。其他成員包括:軍藥師;門診、手術室及病房護理長;檢驗師、放射師、掛號員等,各司其職。
 每當白天工作結束,吃完晚餐,晚間七點,所謂「單打雙不打」,對岸的匪砲呼嘯而過,落在遠方料羅灣。曾經有一次落彈點在醫院的後方,一聲巨響,砲彈已鑽入泥土數尺深,附近散落宣傳單,早點名後由輔導長帶領官兵們在附近草地撿拾,集中在操場中央焚燒。
 宣傳單的內容約略看了一下,大概說:臺灣人沒東西吃,只好吃香蕉皮;或者說臺灣通貨膨漲,五元一斤的雞蛋漲到廿元等等,所寫內容讓人啼笑皆非。
 後送醫院還有一項特殊的任務,就是負責金東地區「軍中特約茶室」(八三一)三個服務站的巡迴醫療,每個服務站的女服務生,少的時候二至三人,多的時候有五至十人。
 醫院每星期一、三、五上午派巡迴醫療車到各站,進行定點定時醫療健康服務,每個月事先排定日期,由軍醫、藥師、病歷管理員等輪流上陣,早上出發,繞半個金門一圈,回到醫院已是中午。
 民國六十年十月廿六日晚點名時,輔導長通報,我們在聯合國的代表團,因為阿爾巴尼亞提出的「排我納匪」案通過,次日將付諸大會表決,周書楷代表我國上臺嚴正聲明毛共絕不能代表全中國,他完成歷史性聲明後,步出會場,其他代表也陸續走出這個廿六年前中華民國曾參與締造的聯合國,非常悲壯。第二天表決,七十六票贊成、卅五票反對、十七票棄權。這個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表決,真是對世界和平宣誓的恥辱。
 總統蔣公當日發表告全國軍民同胞書,要大家「莊敬自強,處變不驚」,ㄧ時國際形勢的變化,動搖不了我們光復大陸的信心。共產必敗,暴政必亡。記得有位弟兄非常憤慨的說:「有什麼好怕,打沉它兩條船,共產黨就不會那麼囂張。」看到他們這樣豪邁,真不愧當軍人的氣魄。金門這個地方,多少前輩們在這裡流過血,我們也曾在這裡流過汗,這塊神聖的中華民國國土雖然很小,卻正指引著我們國家走向光明的前程。
 【作者速寫】林燄,國防醫學院醫學系民國五十九年畢業、軍醫、小兒科醫師。
(點閱次數:777)